欢迎访问艾哈去范文网!微信公众号: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五ppt课件)

时间:2025-09-26 00:03:17编辑:哈哈哈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对话和故事来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并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解三种表达相同意思但效果不同的成语,感受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 难点
  • 学习如何把一个情节说得更具体。
  • 学习《乞巧》,体会作者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1. 板书内容
    语文园地三

  2. 导入方法

  3. 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乞巧》(板书),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第二课时:词句段运用

  1. 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2. 教师先介绍上节课的内容和方法:

    • 第一人称讲述:使用第三人称,学生讲自己。
    • 添油加醋:用具体的事例描述。
    • 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3. 词句段运用

  4. 第一部分
    • 出示课本左边的词语“六字或七字成语”,请学生读一读。
    • 出示右边的词语“四字成语”,请学生读一读。
    • 讨论:左右两边的意思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 第二部分

    • 比较两个片段(《狼把小羊吃掉》和《牛郎织女初次见面》,发现第二个更具体)。
    • 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技巧使事情经过写得生动具体。
  6. 练习说时

  7. 出示《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片段,学生先读后说,然后小组合作补充。
  8. 增加小组评价机制(优胜者表扬)。

  9. 日积月累

  10. 学习《乞巧》,了解作者——林杰(831年-847年),字智周,唐代诗人。福建人,六岁就赋诗,下笔即成章,精书法棋艺。
    • (板书:乞巧)
    • 了解作者:八百三十一年生,九岁时已知七夕乞巧盛况。

教学准备

  • 课件:《语文园地三》内容、对话片段和《乞巧》简介。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用具体语言叙述情节的方法,还了解了作者的背景和作品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这种写具体的方法,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世界遗产》导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习撰写适合不同景点的导游词,并理解其写法要求。
  3. 通过阅读相关范文,提高对写法的要求。
  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生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实际意义。
  2. :撰写适合不同景点的导游词,理解其写作要求。

三、导学内容

1. 导入环节(5分钟)

  • 教师活动
  • 播放《北京颐和园游览》视频短片,展示“小廖”担任园博legs的经历。
  • 引出“导游词”的概念:“导游词”是游客了解景点的重要工具,用于引导游客参观游览。

  • 学生活动

  • 提问:为什么需要讲解景点?
  • 讨论:导游词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2. 内容预设

  1. 确定景点(5分钟)
  2. 教师: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个具有特色、有特色的景点,向大家介绍。
  3. 学生: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景点。

  4. 读一读《导游词》要求

  5. 教师:本次习作的要求是怎样的?请阅读一篇适合的“导游词”(如《颐和园导游词》)。
  6. 学生:阅读示例,了解写作要求。

  7. 自主编写《秦兵马俑》导游词

  8. 教师:根据以下示例,同学们选择一个景点,向大家介绍并撰写适合的导游词。请完成以下部分:
    1. 开篇语(简短而亲切)
    2. 景点简介(整体描述)
    3. 选取景点分述(按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
    4. 结尾(表达感谢,告别)

四、写作要求

  1. 开篇语:欢迎游客、介绍导游员并自我介绍。
  2. 景点简介:概述景点的位置、大小和历史背景。
  3. 选取景点分述:按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色与文化特色。
  4. 结尾:表达感谢,引导游客结束参观。

五、板书设计

| 板书内容 | 板书示例 | |-----------------------|--------------------------| | 开篇语 | 阂和园导游员欢迎大家 | | 景点简介 | 票房位置,美景等 | | 选取景点分述 | 多处转换景色 | | 结尾 | 帮助游客结束参观 |


六、课后反思

  1. 学生普遍认为导学设计有以下优点:
  2. 内容全面,结构清晰。
  3. 学生也提出了改进建议:
  4. 板书部分可以更具体。
  5. 阂和园导游词内容略显简单。

七、学生练习

  1. 请学生自编一段适合的“开篇语”。
  2.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景点介绍和分述。

通过以上导学设计,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到关于“世界遗产”的知识,并掌握撰写导游词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可以结合实际教学进行调整和补充。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反义词,认识“矮、瘦”等六个生字,并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能背诵“二十个英文字母”,培养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 大写字母的学习
  •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背诵能力

课前准备

  • 大小字母卡片(包括“矮”、“瘦”等六个生字)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 自由读课文上的词:
  2. 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 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4. 小老师上台领读。
  5. 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如:“瘦、丑”是翘舌音)
  6. 师生合作读:
  7. 师读“高”生读“矮”。
  8. 男女同学合作读:
  9. 各自朗读词语。
  10. 说说你的发现:
  11. 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
    1. 扩展运用: ⑴ 能说说其他反义词吗? ⑵ 相说一说长颈鹿、高、猴子这几个词语的特点?

二、我会读

  1. 过河游戏:
  2. 板画:小河。
  3. 教师提出过河要求:
    • 读出这个词语就是等于能踩着这块石头过河。
    • 出示词语:“打水”、“打伞”、“打电话”、“打鱼”、“打球”、“打个问号”
  4. 自己练读:
  5. 小组互读,同桌两人接力过河。
  6. 齐读:
  7. 读出多个词语并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8. 指名过河,同桌两人接力过河。
  9. 评出最佳合作奖。

三、读读背背

  1. 谈话激趣: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
  3. 出示“二十个英文字母”(小写):
  4. 学生认识这些大写字母。
  5. 请学生读这些拼音字母旁边出现对应的大写字母。
  6. 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快、好。

作业布置

  1. 背诵“二十个英文字母”中的26个音标。
  2. 搜集学习的成语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3. 完成语文园地五练习题:
  4. 请写一篇关于“打水”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 大写字母 | 小写字母旁边出现对应的大写字母 |

评价

1、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能准确掌握生字。 2、学生能积极参与互动活动,小组合作学习。 3、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总结: 这是一堂结构完整、互动性强的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它通过趣味性互动、实际应用和背诵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并培养语言能力。

语文园地五:保护文物与写作技巧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交流方法:
1. 方法展示台: 各小组展示本组的发现;教师随机板书: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查找相关古诗;登录网站查找;调查访问亲朋好友;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 老师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3)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课后实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 ――― 保护文物


第三课时

阅读与写作技巧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交流方法:
1. 方法展示台: 是不是所有信息都一样?有什么不同吗?教师随机板书: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查找相关古诗;登录网站查找;调查访问亲朋好友;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 老师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3)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课后实践: 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第四课时

写作与阅读技巧
明确任务: 读写一篇适合校园的作文或小短文。
交流方法:
1. 各小组设计一篇适合校园的作文或小短文,记录一些感受。
2. 教师随机板书: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后实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通过这些设计,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学习写作技巧,同时感受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1. 引言
    各位朋友好!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我国一座著名的铁索桥——天安桥。这座桥位于北京城的天安门广场上空,是东西向交通要道。它不仅连接了北京城的南北两侧,还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故事。
  2. 总述
    天安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重要景点,它的名称“铁索桥”来源于古代铁人游泳比赛的称谓。这座桥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处文化瑰宝。
  3. 分述
    (1)在天安桥上空,当人们乘着大帆船向北京城驶来时,可以看到一条从天安门广场到鸟巢之间延伸出来的铁索,两侧的铁索与桥梁相连接。这是一条著名的铁索桥,它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成就,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艺术之美。
    (2)当人们乘坐轻轨列车或高铁穿过天安桥时,可以看到一队彩绘队伍在桥上迅速走过。这些队伍中充满了色彩斑斓的元素,既有传统的手工艺品,也有现代的科技装置,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座铁索桥的艺术魅力。
    (3)当人们沿着铁索从天安门广场向鸟巢前进时,看到那条被称为“天安桥”的铁索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这条铁索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文化象征,它的每一块石子都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和艺术创作。
    (4)最后站在终点处,我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并祝愿大家旅途愉快!

  4. 结尾
    今天的参观让我感受到了天安桥的魅力与神秘感,它不仅是我们城市的重要交通要道,更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旅途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本文标签:景点 学生 板书
本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