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6 10:32:25编辑:多舒服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观刈麦》 by W.ibold)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陕西周至县任县尉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当地农民在劳动中的艰辛与苦难,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反思。
诗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展现了当时人们少闲的时间、一天的工作量非常大的情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写了一片广阔的麦地在风中被割种的情景,暗示着农民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此外,“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也描绘了妇女和孩童在劳作中的景象。妇女背负一篮米饭,儿童背着装满水的桶子出发,共同参与到田间劳动中去。“丁壮在南冈”则暗示着农民们为了完成劳动而不得不离开乡里,寻找新的地方。
整体来看,“观刈麦”不仅描绘了农民们的艰辛劳动,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强烈的同情。通过对劳动者的描写,诗人试图揭示出社会中一种普遍的不公与剥削现象,并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自己与社会的平等发展。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诗歌中的个人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 later sections of the poem, White describes his own experiences as a poet in China and his efforts to promote new genres of literature, which reflect his broader aesthetic and intellectual inter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