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艾哈去范文网!微信公众号:

对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的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中心句是哪句)

时间:2025-11-03 19:03:46编辑:水电费

对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的理解

这篇课文的课题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也是作者激励我们每一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文中通过一个场景展示了爱的意义:下雨时,妈妈把雨衣递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萨沙,雨衣就是一份关爱,这关爱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里。弱小的萨沙看到蔷薇花被大雨打掉了两片花瓣,就心疼地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粉红的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他不再是最弱小的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能感觉到,爱是一条无形的丝带,它把我们每个人的心牢牢地拴在了一起,于是我们互相关心着、爱护着。有了爱,不管生活中有什么风雨,我们都不会害怕。

文中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萨沙的问话,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通过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一道理。课文中自然而平实的对话,蕴含着浓浓的感情和深刻的道理,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并通过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表达其中的感情。

本课中的好词佳句较多,要引导学生积累。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甘于奉献、互相关心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这篇课文生字较多,要充分让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自读课文。下列指导识字的方法供参考:

1.教师在课前找几个学生试着读课文,看看他们识字的难点在哪儿,以便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比如,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2.学生自主识字,找出特点和规律。如,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3.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如,结合读句子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认识随、芬、芳等字。

4.利用动作演示识记托、掀、递。

5.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6.写字指导。

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

(二)朗读感悟

本文生字较多,但内容比较浅显,因此可把注意力放在读通读顺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1.激发兴趣,自读自悟.

(1)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眼里,在老师眼里,我们是最弱小的吗?萨沙才五岁,妈妈夸他是勇敢的孩子。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自读自悟,交流自学成果。

给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让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之后,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小组协作,细读提高.

要求各组同学针对学习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如,有的采用主讲式;有的用分角色感情朗读式;有的用提问式;有的用表演式等,为学生构建主动学习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3.朗读欣赏,迁移思维.

(1)让每个学生练习朗读,可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或是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边读边想怎样才能表达出思想感情。

(2)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听读,听了以后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能否表达课文中人物当时的思想情感。如,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否能读出妈妈欣喜、夸奖的语气。

(3)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你怎样理解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和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这两句话?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森林

景色

露珠

清新

盛开

应该

保护

娇嫩

弱小

勇敢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2.像课后的学习伙伴那样,制作一些词语卡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3.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巩固识记生字,并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4.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四)实践活动

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段一: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1.先读原文,读完后让学生自由谈感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然后再把这些句子从原文中找出来,先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说说读后的感受;再读一读写大雨中的蔷薇的句子,说说读后的感受。

3.引导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而雨衣却能为它增添一片新的光芒。萨沙和妈妈的行为不仅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也传递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无论大小、再远近,我们都必须相互帮助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片段二:在指导学生朗读三个问句中感悟萨沙的心理.

1.读萨沙的第一问。

(1)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怎样读。

(2)指名朗读、齐读。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2.读萨沙的第二问。

(1)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朗读。

(2)指名朗读、齐读。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读萨沙的第三问。

(1)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朗读。

(2)指名朗读、齐读。语调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