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艾哈去范文网!微信公众号:

白鹅的教学设计(白鹅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时间:2025-08-05 08:50:21编辑:多福多寿

根据你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修改建议: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记“高傲”这个词并理解其含义。
  2. 通过背诵诗歌和自读文章,掌握《白鹅》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及中心思想。
  3. 理解作者对鹅的赞美以及从鹅的特征中体现出的高傲态度。

教学重点

  1. 掌握“高傲”一词的含义及句子中的过渡作用。
  2. 弄清文章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为中心句,说明鹅的特点是通过其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展现的。

教学活动

1. 导入环节(5分钟)
  • 课件展示:播放关于高傲的诗歌《白鹅》,并带领学生背诵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互动提问

  • “高傲”是什么意思?
  • 希望你们理解本文的核心意思是怎样的?
2. 自主识记新词

(1)教师讲解新课标要求生字:颈、吭。
- 点明“颈”“吭”等生字的后鼻韵,重点引导学生用加减或替换偏旁法进行记忆。

(2)学生分组互相背诵,老师注意关注并及时纠正错误。


3. 读通主题

(1)自主读第一段: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让学生独立朗读,并完成以下任务:
- 填空:鹅的高傲体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 想想,“高”这个字如何体现高傲?

(2)齐读第一段及第二自然段,强调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4. 理解角色特征

(1)词语分析:
- “厉”字
- 教师可以结合“狗”的形象(如《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让学生明白“厉”与“大模大样”之间的对比。

(2)句子理解:
- 第三自然段:“鹅的叫声的特点”
- 短文开头:“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引出对“叫嚣”的理解。
- 第二句:“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通过对比狗的“狂吠”来突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3)表演与评价:
- 分组表演鹅走路的动作,分角色展示鸭和鹅的步态差异。
-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结合课本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撰写作业
  • 独立完成第二自然段及第三句子的解释,并用文言文形式写出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白鹅》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初步理解。通过多样的互动活动和对比分析,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二课时:读通文章,体会高傲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理解文章结构及中心思想
  2. 理解作者对鹅的赞美,并体会“高”字、对比手法等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 通过多样的描写传达高傲,强调从鹅的各种特征(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体现的高傲态度。
  2. 重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狗的动作来突出鹅的高傲。

活动安排
1. 导入环节(5分钟)
  • 师生互动背诵诗:“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 学习关键词及句子

(1)新词:高、净角、从(cng)、容。
- 强调“净角”的作用,结合《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进行对比。

(2)句子理解:
- 第二自然段:“鹅的步态的特点”
- 听读并填写:鹅的步态是怎样的?
- 比较“净角”和“从”,说明鹅的步态有什么特点?

(3)练习口语化中文。
- 独立完成第二自然段,尝试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理解。

3. 具体解读

(1)高傲的含义
- 及时引读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并引发讨论:作者对鹅的态度如何评价?

(2)对比分析
- 第四自然段:“鹅的吃相的特点”
- 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类似的内容,如《狼的美味》或《狼的形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高”字和“净角”的作用。

(3)具体例子
- 学生举例:像一只高傲的大鸭子,它为什么能独自翱翔天空?它走路时总是如何优雅从容?


4. 撰写作业
  • 独立完成第三自然段及第四句子的解释,并用文言文形式写出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教学反思

这一课时通过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学生对《白鹅》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对对比手法、具体例子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效果都有了明显提升。


以上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修改建议,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果需要更多优化或进一步的调整,请随时告知!

好的!以下是针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步教学设计:


步骤一:整体感受

  1. 复习引课
  2. 指名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鹅的信息(如鹅的颜色、形状)。
  3. 引读《白鹅》的开头部分,激发兴趣。

  4.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5. 学生自由选择段落进行详细阅读,确保每个段落都能准确理解作者的写法和情感表达。

步骤二:深入感受高傲

  1. 自然引入“鸭”与“鹅”的区别
  2. 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如步骤一中学生可能选择“鸭”或“鹅”)
  3. 引导思考:为什么喜欢那一部分?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4. 理解对比的写法

  5. 通过分组讨论,将“鸭”与“鹅”进行比较。例如:
    • 鸭:“急速”、“局促不安”、“从容”、“大模大样”。
    • 班别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分别用“鸭”或“鹅”的写法来描述,并分享感受。
  6. 教师补充:为什么选择哪一种写法?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比的运用。

  7. 引入“净角出场”

  8. 寻找相关资源:“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鸭”和“鹅”的不同之处,从而引发思考:
    • 鸭:急速、局促不安。
    • 珞:急速、从容。
  9. 强调:鸭和鹅虽然动作一样,但情感与态度完全不同。这是作者巧妙的写法。

步骤三:感受“高傲”的特点

  1. 明确“净角”与“鸭”
  2. 教师引导:“你为什么觉得鹅显得那么高?是不是因为它的步态很从容?”
  3. 引导思考:老师用“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高傲,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鹅的自信,还体现了作者巧妙的语言运用。

  4. 观看视频或表演

  5. 提供视频片段或表演示例,“鸭”和“鹅”的不同动作与情感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这种对比的力量。

  6. 分组讨论

  7.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词语进行分析(如“净角出场”)。
  8. 鼓励小组成员分享感受,并总结出对比的写法带来的情感提升。

步骤四:反思与总结

  1. 学生自由表达
  2.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为什么鹅显得那么高?它到底是什么呢?”
  3. 教师鼓励学生的表达,强调情感是第一位的。

  4. 教师总结情感体验

  5. 强调:通过对比和“净角出场”,作者成功地表现了鹅的高傲与自信。这种写法既形象又富有感染力。
  6. 评价学生的情感投入:“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情感体验
  2. 感受对比的写法,理解作者对鹅的喜爱。

  3. 词语运用

  4. 理解“净角出场”这一反语的技巧,能够准确地判断句子的情感表达。

通过以上步骤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准确理解《白鹅》的内容,还能体会到作者巧妙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这是一堂既有趣又有深度的语文课!

教学反思总结及改进建议

一、总体情况分析

  •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展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 教学重难点清晰:对生字词的理解,对比手法的应用,以及情感表达的训练都是重点,并通过板书和作业设计加以强调。

  •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第一课时包括激趣导入、再读课文、巩固生字和作业设计等环节,第二课时则深入分析高傲的含义,进一步提升教学深度。

二、存在的不足

  1. 备课准备不足
  2. 对生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未能有效指导朗读。
  3. 在对比手法和情感表达方面,教学方法有待优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 课堂实施中表现问题

  5. 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互动环节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生字词和理解不充分。

  6. 学生表现需改进

  7. 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有待提升,情感表达不够细腻。

三、改进措施

  1. 深入备课,完善教学设计
  2. 提前学习教材重难点,确保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实际操作相吻合。

  3. 优化教学方法

  4. 采用更多互动环节如朗读比赛和学生分享,增强课堂趣味性。

  5. 提升教师能力

  6. 加强对比手法的训练,优化情感表达的技巧,确保情感表达自然流畅。

四、未来计划

  1. 加强预设与实践结合: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确保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能得到落实。

  2. 多角度引导学生表达

  3.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情感,如听写、朗读和写作等,提升表达能力。

  4. 建立学习小组

  5. 组织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课后作业,促进交流与分享,提升整体表现。

通过以上分析和计划,我深刻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并明确了改进的方向。接下来,将根据这些思考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优化课堂设计,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本文标签:高傲 学生 对比
本文专题:

下一篇:月亮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