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艾哈去范文网!微信公众号: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学设计_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教学方法

时间:2025-08-06 20:43:28编辑:多发点高大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 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培养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
2. 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能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估算和笔算

  1. 提问:老师今天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请看大卡片(出示口算题)。
  2. 学生回答:学生很快完成并说出结果。
  3. 教师点评:重点指导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估算是一种简化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接近正确的答案。”
  4. 板书
    197×5≈200×5=1000

二、引入新知:三位数乘两位数

  1. 情境引入:课件出示例题(例1),李叔叔从海南乘坐火车去广州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
  2. 学生思考:提问:“老师今天又学习了新的计算方法,你看到了吗?”
  3. 教师引导: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不同?(提示: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也分为两步,只是需要多一步)。

四、练习巩固:强化新知

  1. 例题板演:学生独立完成45×12=1740的过程。
  2. 老师示范
    1. 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45,得80;
    2. 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45,得450(注意写上一位数对齐);
    3. 然后把两次结果相加得540。
  3. 教师评价:通过板演,强调“竖式书写规范性”和“进位正确性”。
  4. 学生练习:完成课本第49页的练习题(1)(2)(3)。
  5.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哪位同学做的对吗?你是如何评价一下这个结果?”
  6. 板书设计
    45×12=540 (先算个位:45×2=90,记作90) (再算十位:45×1=45,注意在下一位数,即右边第一位上) (最后相加得540)

五、总结反思:提升能力

  1.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知识或方法?
  2. 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3. 板书总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 (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并且注意进位) 再次相加得结果

教学评价设计:

  1. 反馈与评价:通过学生在黑板上的展示和老师的点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表现:根据学生是否能正确完成练习题(1)(2)(3),给予适当的鼓励或提示。
  3. 知识掌握: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并通过板书加强记忆。

课堂评价设计: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学习成果,采用正面激励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表现,并适当表扬学习积极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这样的学习态度。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通过多种练习巩固了几种估算技巧。以下是今天的教学内容和一些关键点:

教学内容:

  1. 理解问题情境: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
  2. 拆分数字:将较大的数字分解成更简单的部分来计算乘积。
  3. 分配律应用:利用分配律进行乘法运算的分解,简化计算过程。
  4. 竖式计算:按照标准的竖式乘法步骤进行计算,注意进位和对齐。
  5. 估算方法:通过近似值或合理拆分来快速估算结果。

关键点:

  1. 拆分乘数:将三位数拆分成 hundreds、tens 和 units 三个部分,分别与两位数相乘。
  2. 分配律应用:例如,145×12 = (100 45) × 12 = (100×12) (45×12),这样可以分解计算。
  3. 竖式计算
  4. 写下被乘数和乘数的每一位数字,从右到左逐位相乘并记录进位。
  5. 将各部分乘积加在一起得到最终结果。

例题解析:

  1. 145×12 的估算过程
  2. 分解为 (100 45) × 12 = 100×12 45×12。
  3. 100×12 = 1200,45×12 = 540,总和为 1740。

  4. 竖式计算145 × 12 ------ 290 (145×2) 1450 (145×10, 移位后加到前面) ------ 1740

其他练习:

  • 计算:134 × 176 × 36 × 35。
  • 步骤:先估算,再逐步计算。
  • 解答:先估算各部分结果,再相乘。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学会了如何拆分数字进行乘法分解。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估算的方法来辅助快速计算和检查准确性。这些技能将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更大挑战时依然能够高效解决问题。

希望今天的学习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计算技巧!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以下是一份详细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课件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合作学习和汇报展示,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课前准备

  1. 口算练习
  2. 35×2=
  3. 18×3=
  4. 250×3=
  5. 图片与情境引入
  6. 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场景,例如“火车行驶”、“李叔叔去北京”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实际意义。
  7. 练习题准备
  8. 准备以下题目作为课堂练习:
    1. 145×12=
    2. 145×16=
    3. 145×28=
    4. 246×34=
    5. 247×19=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1)情景引入: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火车博物馆”,讲解火车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李叔叔用了12小时到达北京,火车每小时行驶145千米。某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2)问题分析与估算:
教师引导学生估算:
- 145×10=1450(千米)
- 145×2=290(千米)
- 总和:1450 290=1740(千米)

教师鼓励学生讨论,寻找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2. 讨论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提供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 用哪些方法可以计算145×12?
- 确定哪部分的积应该放在哪里?

学生可能提出的解决方案: - 逐位相乘法:
- 先计算145×2=290
- 再计算145×1(注意个位对齐)=1450
- 加起来得2740
- 竖式计算法:
``` 145 × 12


 290   (12×5)
1450   (12×1,对齐个位)

1740

```

教师总结: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先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将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3. 练习巩固

(1)基础练习:
教师展示以下题目并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 145×12=
- 134×16=
- 246×34=

(2)数学医院:
教师布置以下问题,让学生指出错误或改进建议:
- 题目一: 145×16=
- 计算过程:145×10=1450,145×6=870,1450 870=2320。
- 是否正确?并指出错误所在。


4. 回顾与总结

(1)教师回顾:
教师回顾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收获与困惑。

(2)课堂小结:
教师强调:
- 先个位,再十位,相加即可;
- 要注意进位的问题;
- 计算过程中要仔细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四、教学反思

  1. 学生表现如何?
  2. 通过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题目,并掌握了进位的方法。

  3. 需要加强的部分:

  4. 学生在处理进位时可能容易出错,可以在后续练习中多加注意;
  5. 部分学生对竖式计算的具体步骤理解不够清晰,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进行操作题的训练。

以上是一份完整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课件设计,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内容和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