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艾哈去范文网!微信公众号:

《顺阳歌》刘禹锡鉴赏_顺阳是哪里

时间:2025-08-06 21:03:28编辑:特东方

《顺阳歌》刘禹锡鉴赏

《顺阳歌》是由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句押韵的诗作,收入《全唐诗》第354卷第3首。这首作品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方城县城外的山河之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衰落。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自然景色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他的文字不仅富有艺术性,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顺阳歌》原文如下: 朝辞官军驿,前望顺阳路。野水啮荒坟,秋虫镂宫树。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城守鲁将军,拔城从此去。 注释: ① 顺阳:今河南省方城县,原名方城。 ② 澜:蛀、蚀;宫:原指“官”,此处为“宫”的同义词。 ③ 站:坚守,即暂时驻留之地。 ④ 天宝末:玄宗年号,742-756年间。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同时担任过监察御史等职。刘禹锡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改革活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永贞年间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并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作《汉寿城春望》(《旧唐书·鲁炅传》)。 《顺阳歌》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原名白居易。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朝闻天下事,下作无 disturb”的典范。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以民歌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情趣。他的诗常常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放大,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变迁。

刘禹锡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曾参与过永贞革新运动,并被贬为朗州司马。据历史记载,他在朗州度过了晚年,写下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一诗,展现了其诗歌才华的全盛时期。

刘禹锡的诗风既具有民歌的朴气,又具有批评的社会批判精神。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顺阳歌》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354_3順陽歌劉禹錫

朝辞官軍驿,前望顺陽路。

野水齧荒墳,秋蟲镂宫树。

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

城守鲁將軍,拔城从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