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艾哈去范文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古代元旦的饮食习俗(中国古代元旦的风俗)

时间:2025-08-15 09:05:21编辑:史蒂夫

中国古代元旦的饮食习俗

元旦被认为是五帝(颛顼、周、周三、火、日)之一的节令,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晋书》中: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实际为正月的一春。

以下是一些与元旦相关的饮食习俗:

椒柏酒

椒是花椒,气味芬芳,能使人体轻易耐老;柏树叶,古时视为仙灵,可化除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成酒或一起饮用,可消奇易长寿。

桃汤

即取桃叶、枝、茎三者煮沸而成汤,古时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之。

屠苏酒

唐人韩鄂记录过"屠苏酒":俗说屠苏乃草庵名,每岁除夜,遗闾里各放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用。所载的八味药材,主要清热散风健脾除湿,对身体有利无害。

胶牙饧

按《荆楚岁时记》,胶牙的含义是"牢固不动"。因牙齿坚固可吃可喝,因而吉祥。同时,胶牙酒在南宋后逐渐消失于节庆食品中。

五辛盘

吴晋时期已见,"元日早晨吃五辛菜"。《玉烛宝典》中记载:"以助发五藏气"。五辛菜包括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等,能助发五脏,祈求健康。

敷于散

一种中药,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粉碎制成,每日饮服。

却鬼丸

按《荆楚岁时记》,在北国人中"却鬼丸"是食物之一,与注释不同。其实,"却鬼丸"更多是民间习俗的产物,并非现代医学中的术语。

各人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时期已见于《风土记》。

年糕

年糕年年高,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期,南方人尤其喜食。可炒、烤或蒸,可以直接食用。

汤圆

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有多种类型:糯米实心的、芝麻的、肉馅的、紫薯等彩色汤圆更时尚,寓意有彩头。

饺子

北方人吃饺子在元旦节盛行。传统起于明清时期,家人团聚在一起,家的温馨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鸡蛋

元日吃鸡蛋的习俗,在吴晋时期已见于《风土记》中:"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练形为术,指修炼形体以成仙。

椒柏酒

花椒和柏树叶浸泡而成的酒,能去病长寿。元旦节饮椒柏酒的传统习俗主要在山东历城、浙江嘉兴一带。

五辛盘

又称"辛盘"或"春盘",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意为尝新。五辛菜包括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等。

总结而言,元旦饮食习俗丰富多彩,从节令到美食,涵盖了不同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习惯。通过这样的习俗传递,我们得以铭记元年的美好时光,并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自然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