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艾哈去范文网!微信公众号:

沁园春·梦孚若宋词赏析(沁园春梦孚若拼音)

时间:2025-08-16 01:09:29编辑:会更好

《沁园春·梦孚若》

上片:叙述作者与宝钗楼、铜雀台的相会场景,以及请厨人处理金球的豪情逸兴。

下片:描写作者在梦醒后的悲凉情怀,感叹功名未立,词人老去,并对友人怀有深切怀念之情,表达对国家统一的期望与辛劳无成的现实主义情感。


翻译

《沁园春·梦孚若》

上片:作者在梦中提到了宝钗楼和铜雀台,这两个地点都属于南宋时期的重要历史地标。他请厨人准备了金球(即古代用刀处理的铁球或金币),还邀请了剑客、马队以及大将军来解决这些铁球的问题。

下片:作者在梦醒后的悲凉心情中感慨道:“天下英雄,功名已成未可相提的要求。常山之蛇”暗示着国家多事之秋,也正即将有需要的人才拔出。而“机者”则表达了对友人怀有复杂感情。


翻译赏析

1. 上片:叙述与名胜古迹的相会

  • 宝钗楼:“汉武帝时建”,即作者提到的宝钗楼,位于汉朝王后时期建造而成,属于北国河山。
  • “铜雀台”:“曹操时建”,即作者提到的铜雀台,位于曹丕时代建造而成,属于南越河岸。
  • 请厨人处理金球:此处用了“acute”(锐利)这个词,象征着金球的坚硬和锋利,也暗示了作者在情感上对这些物品的高度热情。

2. 下片:现实中的悲凉

  • “天下英雄,功名已成未可相提的要求”,即作者表达了对国家多事之秋的感慨,同时也感叹“功名”(指功名利禄)已经不成正形,词人老去。
  • “常山之蛇”:“机者”:机灵的意思,暗示国家多事之秋。
  • 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怀有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现实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带有悲凉和希望的主题。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市人。他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词论家,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早年学晚唐体,后期词风趋向江西词派。其词多豪放、洒脱,借古讽今,开胃菜池。


另一种解读

根据原文和注释,词作在情感表达上非常深刻,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反思与对友人的怀念。尽管词人怀才不遇,但作者却通过文字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期望,以及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这种情感上的张力使词作更具感染力。


最终总结

《沁园春·梦孚若》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宋词,展现了作者的语言才华和艺术造诣。上片描绘了词人与名胜古迹的相会场景和豪情逸兴,下片则反映了现实中的悲凉情怀。整首词充满了对国家多事之秋、辛劳无成的感慨,并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以上为全文翻译及赏析,如需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