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艾哈去范文网!微信公众号: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5-10-18 19:15:40编辑:今生今世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1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学习到“灰尘”这一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并理解其在自然环境中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然而,作者巧妙地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这一现象:如果“没有灰尘”,则会改变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2)教学内容定位
这节课的核心是通过描述灰尘的作用,揭示它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导学生理解事物的两面性。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认识“灰尘”这一现象,还能学习到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并理解和记忆文中主要内容;
2. 理解“灰尘”的不同形象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危害和美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灰尘”这一话题,并从中获得启发。同时,本课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推理,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理解人类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灰尘”这一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2)教学难点
理解事物的两面性,认识到人类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采用故事法:通过讲述尘埃的作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学法
采用任务型学习法:设计情景剧,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总结所学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参观一座古老的城堡——“尘埃城堡”。”(通过图片展示尘埃城堡的美景)
  2. 学生:你们觉得这城堡 beautiful吗?
  3. 师:“灰尘是地球最干净的环境之一。但它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理解灰尘的作用
  1. 明确主题
    师生一起讲述《尘埃的故事》,引出“尘埃”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2. 引发思考
    师:“如果尘埃消失,地球会变成什么样的画面?你们觉得灰尘的这种美丽和危害都有它的道理。”
  3. 学生:灰尘是保护地球的重要守护者。

(三)理解两面性
  1. 引导提问
    师:“人们常说,灰尘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如果我们能够摆脱尘埃的影响,人类将更加繁荣昌盛。”
  2. 师:“那如果“没有灰尘”,我们又会怎样呢?”
  3. 学生:如果没尘埃,天空就不会是那么蓝;如果没有尘埃,地面上的树木也会更加茂密。

(四)拓展阅读
  1. 任务设计
    教师布置相关读物(如《尘埃》系列文章),鼓励学生思考灰尘的两面性。
  2. 学生反馈
    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得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并应用这一观点。

六、板书设计

``` 灰尘的作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如果没有灰尘: 1. 天空永远是蔚蓝的; 2. 地面上的万物湿漉漉的; 3. 美 viewed from不同的角度看,我们看到的美也会有所不同。

结论:
事物的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才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七、说学生评价

(1)课堂表现
在情景剧表演中,学生能够描述尘埃的作用,并理解其两面性。

(2)作业设计
学生以“灰尘的自述”为题,写一篇关于灰尘的两面性的文章。


八、总结

(1)评价总结
教师:“今天你学得真好!”
学生:是啊!明白了事物的两面性,我们更应该珍惜身边的美好。

(2)延伸与反思
通过后续阅读和课堂练习,学生将加深理解并应用这一概念。

12·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词(然而、面临、颗粒、分裂、漂浮、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湿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彩虹日晕),正确读记。
  2. 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能用自己的话描述。
  3. 掌握通过作假设等说明方法来说明问题的技巧,并理解这一方法在说明文中的重要性。
  4. 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 理解作者如何用作假设的方法来说明灰尘的坏处和保护它的重要性。
  2. 掌握作假设等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难点

  1. 了解作假设这一说明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说明文字中的作用。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形成全面的认识。

第一课时:导语

教学内容

  • 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 通过阅读《37灰尘的旅行》,理解“没有灰尘的世界”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提示:

  1. 生字词:指然而、面临、颗粒、分裂、漂浮、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湿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彩虹日晕
  2. 数字:如“4个生字词”、“100粒灰尘”。

第二课时:自学与讨论

教学内容

  • 自学4-6段,填写表格内容(特点和作用)。
  • 总结清晰的文字顺序、重点句及作者用哪些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思考:

  1. 通过自学,你发现哪些句子最能说明灰尘的特点?并写出这些特点。
  2. 这些特点是如何由作者作假设得出的?
  3. 为什么多次使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描述灰尘的作用?

第三课时:哲学思想渗透

教学内容

  • 引导思考,联系现实,说明灰尘与人类的关系。
  • 让学生体会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师引导思考:

  1. 作假设的技巧在说明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
  2. 如果有人质疑“假如没有灰尘”,你会怎么回答?并说明理由。
  3. 为什么说没有灰尘的世界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

第四课时:讨论收获

教学内容

  • 学生总结自己对灰尘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引导思考:

  1. 通过这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 在写作中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第五课时:布置作业(练习)

教学内容

  • 运用所学方法,写一篇关于灰尘的作文。

教师引导思考:

  1.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用各种说明方法?
  2. 通过这次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 12·假如没有灰尘?

作假设:如果没有灰尘,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由此得出:灰尘与人类息息相关。

所以,保护灰尘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