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艾哈去范文网!微信公众号: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老爷爷赶鹅)

时间:2025-08-15 19:31:45编辑:风哥哥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舞曲《天鹅湖》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画《四小天鹅舞曲》,让学生感受动画中小动物的动作,并模仿动作为乐曲伴奏。
  2. 讲述欧得珍与罗度巴特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公主的不幸遭遇和命运起伏。
  3. 引入波西米亚风格的音乐元素,让学生们认识到音乐的美和情感的力量。
  4. 通过彩带的颜色选择,让学生们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并为乐句命名一个好听的名字。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动画《四小天鹅舞曲》、欧得珍的故事讲述视频)。
  2. 红色和蓝色的彩带, optionally提供。
  3. 课桌布或黑板作为舞台,供学生表演使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感受舞曲的情绪

  1. 引导动作
  2. 师生共同学习动画中的舞曲动作,并鼓励学生模仿动作为乐曲伴奏。
  3. 举手 signaling 各种舞步(拍手、跺脚、 jumping 等)。
  4. 彩带表演
  5. 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为舞曲的各个部分挥动彩带,体验音乐的表现力。

活动二:欧得珍与罗度巴特的故事

  1. 故事讲述
  2. 教师引导学生听故事,理解公主的不幸遭遇和罗度巴特的行为。
  3. 引导思考:舞曲的情绪如何变化,为什么蓝色和红色被用来表现这些情绪?
  4. 彩带设计
  5. 学生们选择颜色来表示舞曲的情绪变化。例如,开头用蓝色代表平稳、忧郁等,中间交替使用蓝色和红色表示热烈、激动,结尾与开头对比,探讨公主最后会说些什么。
  6. 总结颜色顺序
  7. 教师提示:彩带的颜色可以用来记录舞曲的情绪变化顺序(例如蓝红交替)。

活动三:波西米亚音乐的创作

  1. 音乐介绍
  2. 师生共同学习波西米亚风格音乐的特点,包括低音和弦乐的柔和性。
  3. 颜色与情感对应
  4. 引导学生根据彩带的颜色顺序,为舞曲命名一个好听的名字,并思考这个名字代表什么情感。

活动四:舞台表演

  1. 轻哼旋律
  2. 教师轻哼舞曲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让学生们观察彩带的颜色变化,并尝试模仿老师的声音。
  3. 分析关系
  4. 学生们讨论舞曲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公主最后会说些什么?并思考为什么彩带的颜色顺序会如此安排。

活动五:总结与反思

  1. 作品展示
  2. 学生们分享他们为舞曲设计的不同颜色序列,并思考这些颜色如何表达情感。
  3. 教师总结
  4.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舞蹈中的动作、颜色变化和情感表达,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波西米亚音乐。

板书设计

| 柔情(蓝色) | 幽默(红色) | 劈歌(蓝色) | |-----------|----------|------------| | 平静 | 热烈 | 平衡 |

板书内容:在舞曲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彩带的颜色变化分别为蓝色代表平稳、忧郁等,中间交替使用蓝色和红色表示热烈、激动,结尾与开头对比,探讨公主最后会说些什么。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学设计目标

  1. 通过学习《树叶儿飘飘》,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会唱这首歌曲。
  2. 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创作“露一手”的绘画作品,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树叶儿飘飘》

教学内容: 1. 音歌《树叶儿飘飘》 2.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1. 学会唱《树叶儿飘飘》,感受秋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在音乐中创造想象力的习惯。

教学准备: - 超音符模型或手势卡片 - 音频 recording 或课件视频 - 创作材料(树叶、画笔等)


一、导入新课(10 分钟)

  1. 播放歌曲《小树叶》
  2. 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哼唱并哼唱歌词。
  3. 提问:
  4. 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吗?学生回答。

  5. 引出新歌

  6. 问:“这是在学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秋天”。
  7. 播放歌曲《树叶儿飘飘》
  8. 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哼唱并哼唱歌词。

二、新歌教学(15 分钟)

  1. 朗读歌词(2 分钟)
  2. 同学们互相朗读歌词,教师引导。

  3. 解决节奏难点(3 分钟)

  4. 用手势或身体动作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切分音符和拍击音符。

  5. 听唱法学唱歌词(4 分钟)

  6. 钟声响起,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7. 指导学生唱出节奏的韵律

  8. 让学生尝试用正确的动作模仿老师或小组中的同学。

  9. 认真聆听范唱

  10. 观察有指导的学生,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并提高歌唱水平。

  11. 优美地演唱歌曲

  12. 学生开始练习演唱,教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三、露一手(20 分钟)

  1. 提供素材,引发学生创造思维
  2. 问:“老师,今天下午我们去学校,同学们都在做什么?”
  3. 鼓励学生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开始创作想象画。

  4. 在音乐声中引导他们使用自己的手指进行画作

  5. 教师带领学生用手指描绘树叶、花朵等元素。
  6. 问:“你们能用手指来描绘树叶吗?”

    • 学生回答并操作手指。
  7. 交流观赏作品

  8. 安排同学分享他们的创作,教师鼓励大家的创造力。

  9. 提供制作书签的机会

  10. 提供树叶准备(如树叶纸片)和画笔,帮助学生制作作品。

四、总结与反思

  1. 回顾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今天学的内容,教师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3. 鼓励创新

  4. 问:“你们喜欢这个绘画创作吗?”

    • 学生回答并表示兴趣。
  5. 布置作业

  6. 完成创作的树叶画,并将作品拍照或展示在班级内。

五、教学反思

  1. 学生表现情况
  2. 对歌曲的演唱表现如何?是否有困难?

  3. 创造力与想象力

  4. 学生们是否能自由发挥,创作出独特的绘画作品?

  5. 音乐能力

  6. 学生在音乐中的动作和手势使用情况如何?是否有进步?

希望这些教学设计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

以下是一段已经被改写并添加 HTML 格式的文本:


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绪,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美。

b、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声音,逐步学会聆听,用美的声音去演唱歌曲。

(2)技能目标:

a、唱准歌曲中的(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敲得山谷叮咚叫)

b、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记号,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过程与方法:

本课我主要运用的是体验、模仿、合作的方法。这些方法我将具体的在教学过程中做详细的讲解。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思想

教学难点:

1、歌曲中泉水声的力度记号

2、节奏: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敲的山谷叮咚叫

设计思路:

本课以音乐学科新课程标准为基石,以唱歌为主线,于体验、感受、演唱为一体的歌曲教学课。课中通过生动的视觉感官(情景创设)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在丰富的想象、感悟中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同时把相关知识技能巧妙融合于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4

题目:白桦林好地方
课型方式:平台互动式
备课方式:板块结构-I 目标: 1、感受音乐特点,完整演唱歌曲。 2、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一、创设情境、善于发现。

学生通过音乐律动、拍击节奏,感受音乐特点。

二、掌握关健项、完整演唱歌曲。

听 song figure 跳舞 rhythm, 初步感受音乐特点.

1-2、声音的强弱:以掌声为例,不同力度的掌声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

1-3、从身边发现,还有没有有趣的声音:引导学生用身体和凳子拍出节奏。

1-4、单元组交互创编节奏,用凳子演奏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特点。

2-1、教师示范作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2、单元组合作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写在大卡上.

3-3、分角色唱 (1)师生合作唱 (2)男、女生合作唱 (3)指名唱.

三、比较声音的强弱

正常歌曲中,大山不仅美丽而且神奇(播放回声)。

喊声和回声这两种声音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课件出示:在音乐中大的,重的声音叫强,用英文字母 f 表示;在音乐中小的,轻的声音叫弱,用英文字母 P 表示。

四、找一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有的声音是强的,有的声音是弱的,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强弱声音。

学生自己找强弱声音,集体交流。

小朋友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表现出这么多的强弱声音。

五、总结

小朋友,今天春游高兴吗?是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而且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还认识了 f、p 表演了声音的强和弱,收获可真不小。时间不早了,带着我们的收获唱着歌儿回家吧!(播放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

题目:白桦林好地方
课型方式:平台互动式
备课方式:板块结构-II 目标: 1、能够学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 2、能够认识强弱记号 f、p 的表现法

一、创设情境、善于发现。

学生通过音乐律动、拍击节奏,感受音乐特点。

二、掌握关健项、完整演唱歌曲。

听 song figure 跳舞 rhythm, 初步感受音乐特点.

1-2、声音的强弱:以掌声为例,不同力度的掌声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

1-3、从身边发现,还有没有有趣的声音:引导学生用身体和凳子拍出节奏。

1-4、单元组交互创编节奏,用凳子演奏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特点。

2-1、教师示范作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2、单元组合作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写在大卡上.

3-3、分角色唱 (1)师生合作唱 (2)男、女生合作唱 (3)指名唱。

三、比较声音的强弱

正常歌曲中,大山不仅美丽而且神奇(播放回声)。

喊声和回声这两种声音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课件出示:在音乐中大的,重的声音叫强,用英文字母 f 表示;在音乐中小的,轻的声音叫弱,用英文字母 P 表示。

四、找一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有的声音是强的,有的声音是弱的,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强弱声音。

学生自己找强弱声音,集体交流。

小朋友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表现出这么多的强弱声音。

五、总结

小朋友,今天春游高兴吗?是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而且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还认识了 f、p 表演了声音的强和弱,收获可真不小。时间不早了,带着我们的收获唱着歌儿回家吧!(播放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